难道,当今陛下不是亲小人,远贤臣,迫害忠臣,是非不分么?”
    “错了!”
    柳羽当即反驳。
    “阿瞒只看到了宦官迫害忠臣,贪赃枉法,却没有看到,整个大汉,唯有这些宦官才是陛下最能信得过的人!”
    “怎么可能!”
    曹操豁然起身。
    “羽弟?依你这么说,满朝文武的忠心都比不上这些宦官?我曹操的一片忠心,比不上那十常侍了?”
    “事实就是这样!”
    与曹操的激动截然相反,柳羽显得很淡定。
    凡事不能只看表面,做事更不能一拍脑门就做出决定!
    要知道…曹操这辈子踩的几个大坑,都是基于此!
    年轻时候的愣头青且不提;
    成为兖州牧后,杀边让,致使兖州离叛,好同学张邈倒戈;
    徐州屠城,致使包括“诸葛瑾”
    、“诸葛亮”
    、“鲁肃”
    、“张昭”
    等一大票的人才南下避难,更是让他背上了“三国第一屠刀”
    的恶名!
    这些,都是曹操性格的短板与弱点,他太执着于乱世用重典,却忽视了更重要的‘世态炎凉’、‘人情世故’!
    在柳羽看来…
    明儿就去巴蜀了…
    今儿个有必要给这位年轻的曹操上一节大课!
    “当今朝堂,无论是外戚,还是士族、将门…他们背后都有自己的家门,都有着各式各样的利益驱使,他们忠于的是大汉,是朝廷,却不是皇帝!”
    “可宦官不同,他们的权利是皇帝赋予的,他们的背后唯有皇帝一人!
    正是因为这样,唯有宦官与皇帝是深度捆绑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的做皇帝的耳目,助他巩固皇权!
    除此之外…”
    柳羽顿了一下…算是卖了个关子。
    今儿他打算给曹操灌输的是一种“底层逻辑”
    !
    ——比起清官,为何历史上的皇帝都喜欢用贪官,用奸佞!
    甚至许多时候,明明知道这些奸佞、宦官为非作歹,贪墨钱财,可皇帝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其中蕴藏的弯弯道道…
    自然,二十岁的曹操还不能明悟!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