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西隅,规划为古文化保护的旧城区,其建筑群中有着一座隐秘性极强的私人会所,为七进九连环的深宅大院。
    灰墙黛瓦间,六条秘径如蛛网暗结:青玉阶称"
    潜龙道"
    ,专供政要;墨竹廊唤"
    洗心径"
    ,通向茶禅室;缀满铜钱纹的"
    通宝门"
    属商贾;镌刻《兰亭序》残碑的"
    流觞巷"
    归文人;"
    武穆廊"
    悬十八般冷兵器,迎军界;最诡谲的当属"
    阴阳路"
    ,两侧嵌着青铜八卦镜,专为处理见不得光的交易。
    过三重垂花门,玄衣侍者手执犀角灯引路。
    安检处立着半人高的青铜獬豸,来客需将双手按在神兽双目之上——左边嵌着宋代澄泥砚改制的指纹匣,右边藏着明代水银镜改装的虹膜仪。
    更衣室内备有缂丝云纹袍、苏绣软底履,换下的现代衣物收进紫檀机关匣,转七十二道铜锁沉入地窖。
    转过影壁,万籁俱寂。
    金砖墁地泛起幽光,三十六个青铜仙鹤烛台按星宿排布,烛泪混着龙涎香凝成琥珀色柱体。
    东厢满架宋代建窑兔毫盏,西阁垂着唐代双面缂丝屏风,正厅那幅《千里江山图》卷轴,每隔三寸便钤着不同朝代的收藏印。
    最奇的是后园"
    活古董"
    :太湖石上攀着百年薜荔,紫藤架下养着朱耷画过的八哥,锦鲤池底沉着永乐青花瓷片。
    红酸枝多宝格里,战国错金壶温着绍兴黄,明代法华釉罐插着带露牡丹,清代珐琅提盒盛着蟹粉小笼——后厨用三百年前的地窖存冰保鲜,柴灶烧着金丝楠木刨花。
    子时铜钲三响,穿灰布长衫的说书人登上花梨木戏台。
    当值侍女皆梳堕马髻,捧的漆盘是剔红,递的帕子是缂丝,连斟茶时手腕转出的弧度,都是照着宋徽宗《文会图》里的姿势练的。
    烛影摇曳间,某位阁老在听《包公案》时突然拍案,惊得廊下的绿孔雀开屏,尾羽扫落了仇英画上的海棠花瓣。
    这间名不见经传的会所,偏就在某个特殊圈子里口耳相传——部委要员的茶盏刚搁下,证券老总的雪茄又燃起,银行行长前脚送走企业老板,后脚就撞见影星裹着貂绒闪进暗门。
    那些个见不得光的交易,正混着龙涎香在梁柱间游荡。
    菲儿和波波怡正把着舵呢,里里外外打理得铁桶似的。
    幕后的大佬们虽从不露面,却在暗处点头默许,这事儿圈内人心照不宣!
    才半年光景,连出租车司机都能说出"
    旧皇城根下有神仙洞"
    的浑话。
    要说这儿最勾人的,除了铁打的保密功夫,还得数那神出鬼没的"
    牵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