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压抑着心中的怒气,缓缓开口,“诸臣工想的几个年号,都甚好。
    但,不太合朕的心意!”
    说着,站起身,走到御阶边上,开口道,“年号,寓意非凡,乃是天下臣民对朕的期盼,更是朕要励精图治的方向!”
    说到此处,他顿了顿,“其实朕的心思很简单,文也好,武也罢,带天统海内西方也好。
    正如朕在太庙前,当着宗庙社稷所说,朕要这大明,日月风华,永远昌盛!”
    “江山昌盛,国富民强。”
    说到这,朱允熥笑了笑,“朕看来,这国号,就叫永昌吧!
    寓意我大明,永远昌盛!”
    “陛下不可!”
    刘三吾等人大惊失色。
    “陛下,永昌年号,古以有帝王用之,晋元帝,唐睿宗都用过此年号!”
    方孝孺跺脚道,“陛下,晋元帝忧愤而死,唐睿宗为木偶傀儡,此国号不详,不可用之!”
    “总比建文和宣统好!”
    朱允熥笑笑,心中暗道。
    其实永昌还有个人用过,那就是推翻大明的李自成,登基之后的年号就是永昌。
    好年号有的是,朱允熥没有必要要用这个。
    但他,就是一定要用这个。
    “晋乱臣贼子之国也,唐亦得国不正!”
    朱允熥大声道,“得位不正,。
    如何天下永昌?汉得国正,终有西百年。
    魏晋逆贼耳,守得住江山?”
    “唐虽雄迈,然骨肉相残内斗不止,牝鸡司晨,父子相疑,兵戎相见。”
    朱允熥继续道,“安史之乱,藩镇之乱,黄巢朱温祸乱江山,乃天道循环,李家咎由自取!”
    “历朝历代,得国最正,唯有大汉与我大明。
    其中我大明,驱逐鞑虏,一扫两宋中华之颓唐,更为正之。”
    “国正则君正,上合天道下承民心!”
    说到此处,朱允熥环视群臣,“朕,用永昌之年号。
    就是要告诉天地,宗庙,社稷,百姓。
    中华将在我皇明带领之下,永远昌盛!”
    “大明昌,中华昌!”
    “中华昌,汉家盛!”
    “是以!”
    朱允熥大声道,“国号永昌,即刻用之。
    朕意己绝,不用多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