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内,不交税,五年之后按地交税,不缴人头税。”
    大灾,就是大变。
    在这样的巨变之时,干脆首接把摊丁入亩之事,首接在河南无声的推行。
    现在乡绅士人的阻力,绝对是最低的。
    而且大宅之后,河南的田地格局也会产生巨变,现在正是推广的好时机。
    年之后,百姓们手中有粮食,按地缴税,那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就成定局。
    侯庸陷入惊愕,好半晌哑然道,“殿下,若如此,河南百姓有福了!”
    他是实干派的官员,自然知道人头税的坏处,更知道因为这流传千古的弊政。
    使得乡间大量百姓被隐藏起来,藏在乡绅大户人家沦为佃户。
    这样一来,百姓不必交税,自然会成为自耕农。
    须知,元末以来中原人口锐减,现在的河南人口也不过数百万,若按照耕地平均面积计算,人均耕地超过三十亩。
    而且,尚有大量的荒地,还有河边的淤地等待开垦。
    “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朱允熥看着对方说道,“要得罪人!”
    “臣死都不怕,还怕得罪人?”
    侯庸一笑,“只要为了河南百姓,为了大明江山,臣粉身碎骨!”
    封建时代的乡绅阶级之顽固,还有士绅的力量。
    即便是皇权,也不能予取予求。
    以朱允熥皇太孙之尊,也只能在凤阳之地,从勋贵手中换取田地,偷偷的试行。
    即便是后世,满清帝国中毅力最宏者雍正帝,也是使用大量酷吏,背负千古骂名,才勉强推广开来。
    使得满清国运,得以延续百年。
    可以说,天下这么多官员,没有几个人有魄力,敢首接应承下来,并且说连死都不怕。
    朱允熥重重颔首,一句诗脱口而去,“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大明于少保的诗,便是读书人最高境界的,最好诠释。
    侯庸听闻,呆立当场。
    许久之后,热泪盈眶,“殿下,若臣死那一日,有殿下这两句诗挂在灵前。
    臣,一生无憾!”
    “不用你死!”
    朱允熥笑道,“河南灾情处理好,重建的事办好,孤交代的事也办好之后,孤在金銮殿上,当着群臣的面,把这诗御赐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