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当时太后的身边,文有上官敬,武有秦忠,根本就不惧怕朝中那些反对的声音。
    就这样一波三起的,阳国的海禁最终还是打开了,往来于海上的船队越来越多,济州港成了当世最大最热闹的海港。
    阳国物产丰富,尤其是丝绸、瓷器、茶叶这些新奇的东西,备受洋人的青睐,他们往往不远万里前来求购。
    大量的金银流入了阳国的国库,可以说阳国的国库之中,至少有十分之一的银钱是从海上收回来的。
    到了今天,远洋贸易已经成了阳国必不可少的一项经济来源了,当年哭着喊着不叫开海禁的官员,也开始享受起洋人的东西来。
    民间甚至还出现过组团出海,想要去洋人的地方看看的商人,但是碍于船只制造方面落后于洋人,倒是一直未能成行。
    为此太后也曾下令开过船厂,但是当时北有北蛮,西有西胡,南有南疆,一时腾不出手来。
    等到大业已定的时候,皇帝已经长大,太后不得不还政于他,皇帝对远洋贸易是无所谓的态度,船厂的事宜也就搁置了下来。
    这一次是洋人的高层人员第一次来访,从往来的洋人们口中也听到了不少大陆那边的消息。
    这雄鹰国是那些国家中最强盛的一个,它周边所有的国家都依附于它。
    先前的贸易往来都是民间的,这一次威廉亲王是代表雄鹰国前来的。
    而且先遣部队已经到达,听他们的意思,是想促成两国长期的贸易,并且互通有无。
    阳国对出口到雄鹰国的货物降低关税,而雄鹰国将会指导阳国建造大型的船只,并且将会献上大量的金银。
    两国也可以派出民间的商人代表,前往各自的国家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尝到甜头的阳国朝臣,对这次威廉亲王的来访很是重视,礼部更是早早就开始预备了。
    而上官靖宇正在做的,就是想办法看能不能成为出使海外的民间商人的代表。
    这代表可不是随随便便选出来的,至少得知道雄鹰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才可以。
    要不然到了地方之后,连话都交流不好,还如何学习,所以这一段时间,上官靖宇一直在向他的洋人朋友路易斯学习洋文和了解雄鹰国的文化。
    龙胤空对经商之事倒没有多大的在意。
    但是对于能够深入洋人内部,进入到他们的腹地的事情倒是十分的感兴趣。
    是以有时也会来找上官靖宇,学习一些洋人的语言之类的东西。
    上官婉儿很好奇,这个世界类似于古代的中国,那他们所说的雄鹰国会不会类似于前世的大英帝国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上官婉儿来到了秋爽斋,想找上官靖宇具体的了解一下。
    她来到的时候。
    院子里安安静静的。
    一丝人声也无,她信步来到后院的枫树林中,却见二哥正和太子坐在枫树下说话呢。
    “林慕白、沈嘉荣放了外任,倒是沈长风和沈嘉彦留在了京都。
    任的是从六品的翰林院编纂。”
    上官靖宇道。
    “这样也好,先从小地方一步一步的做起,将来如何,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和能力了。”
    太子道。
    原来那几人真的入榜了,上官婉儿直到现在才知道,而且看样子,是太子故意为之的。
    好像那个叫沈嘉彦的,和怡香楼中的舒楚洁还有青梅竹马之情,听说还曾定过亲的。
    也不知后事如何。
    “婉儿。
    你怎么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