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我看,哪怕这次对付周丞的布局确有旁人相助,但或也确为此人主导。”
    这人一开口,席间读书人们顿时改变口风,纷纷道:
    “半山兄说的是。”
    “还是半山兄雅量高洁,倒是我等小人之心了。”
    雅号“半山”
    的,是个约莫三十的文士,穿儒生袍,略有些文弱,头发整齐梳在脑后,双眼澄澈,文气极重。
    在京中读书人里,乃是一等一的名流,名为“韩粥”
    。
    也是公认的当今京城年轻一代才子之首。
    出身贫寒,自幼攻读百家之书,后高中状元,入翰林院任修撰。
    此刻被众读书人吹捧,也只是淡然一笑,似对这种场面已习以为常。
    “说来,那赵都安虽近来声势不小,但终归只是个武官,纵然有些本事又如何?
    最多,无非是下一个马阎王罢了。
    而半山兄据说已被太师纳入修文馆,再过几日,便是开馆的时候,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座中一人大声吹捧。
    修文馆?
    霎时间,包厢外的一些士子都侧头望来,难掩震惊。
    这段日子,文人圈子中最火热的话题,便是女帝要广纳青年才俊,入新衙门修文馆,辅佐圣人治理朝政大事。
    据说修文馆第一批入馆学士遴选极为严苛。
    坊间更有传闻称,修文馆乃是未来的“新内阁”
    的雏形。
    凡能跻身进入,成为天子身旁近臣,可想而知,未来会有何等成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