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翻案,顿时引起诸多经历过当年之事的“老人”
    发声。
    “那周丞贪婪无度,早有恶名,我就说过,人在做,天在看。”
    有人马后炮。
    “竟是那赵贼替薛少卿正名……”
    也有人无法接受,平日痛骂不耻的赵都安,竟做出这等正义之事。
    不过随着更多细节披露,大家才明白,赵都安压根不是为了什么“正义”
    ,薛琳一案纯粹是他拿来复仇的工具。
    “当真可怕,早听说这位赵使君极为记仇,凡是得罪过他的,都难逃清算……当初的张家兄弟,裴家翁婿,乃至公主侯爵……
    到如今,周廷尉不过是前些天在朝堂上,弹劾他一次,竟就遭到这般报复……”
    众人对视,都闭上了嘴巴,心中痛骂:
    果然是个睚眦必报的真小人!
    酒楼中议论纷纷。
    ……
    某个隔间内,一群年轻读书人也在楼中小聚,听着外头的讨论,不禁错愕。
    “真是那赵都安的手笔?一个区区武夫军卒,有这般谋略?”
    一人怀疑。
    另一人摇头道:
    “谁人知?没听说此案中,袁公也出手了么?没准是群策群力,他只是被推到台前的。”
    “李兄说的是极,一个军卒出身的酷吏,或确有些本事。
    但若说有这等谋略,未免太匪夷所思。”
    有人附和。
    这时,席间却忽有一道温润声线开口道:
    “诸位兄台莫要小觑天下人,这位赵使君,我也略有耳闻,风评恶劣是真,但以陛下之圣明,若真只有一副好皮囊,断不会予以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